邵阳瑶族简介

民俗文化

邵阳市瑶族人口总数为 40357 人,主要分布于新宁、洞口、隆回、城步等地。这些地区地形独特,沟壑纵横,溪河密布,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地下资源。例如,在新宁、洞口、隆回、城步等地,众多的河流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还蕴含着巨大的水能开发潜力。同时,地下资源丰富多样,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这样的地理环

邵阳市大祥区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

大祥区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其发展历程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着不同时代的变迁与演进。大祥区所在之地,在春秋时期便属楚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秦代时,它被纳入长沙郡管辖范围,开启了新的行政篇章。西汉时期,大祥区属昭陵县,且县治就设置在境内,这一时期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时,此地初属蜀,后

邵阳市大祥区名人录

古代名人

蔡锷作为邵阳市大祥区最具代表性的名人,其一生波澜壮阔。少年天才,求学之路蔡锷自幼聪慧,享有 “神童” 美誉。1882 年 12 月 18 日,蔡锷出生于湖南宝庆府邵阳县东之亲睦乡蒋家冲(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一户贫苦农家。6 岁进私塾,10 岁读完 “四书”“五经”,能写出流畅的文章。1895 年,未满 14 岁

邵阳双清区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清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 1997 年。1997 年 8 月 29 日,邵阳市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东区、西区、郊区,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由原东区主体及郊区的 6 个乡组成,因宝庆名胜 “双清秋月” 点缀其间而得名。同年 10 月,双清区正式挂牌成立。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辖原东区的龙须塘、汽车站、小江湖、

邵阳北塔区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塔区作为邵阳市的一个新区,虽成立于 1997 年,但这片土地却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积淀。北塔区因区内的北塔而得名,北塔始建于明代隆庆四年,至今已有 400 余年历史。这座古塔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不仅是一处珍贵的历史遗迹,更是北塔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自邵阳置郡以来,这里就商贾不断,一派繁荣。晋太康元年,邵阳市前身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