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武冈市简介

2024-11-17

一、简介

武冈地处湖南省西南部、邵阳市西部中心,东北与隆回毗邻,东与邵阳县接壤,东南界新宁县,西南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为邻,西北与绥宁县交界,北连洞口县。境域面积达 1549 平方千米,截至 2022 年末,常住人口 62.6 万人。其地形独特,三面环山、中部低平、北向敞口,南高北低倾斜地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溪河交错,拥有资水水系和夫夷水水系,大小河流共计 150 条。

武冈旧称都梁,其由来可追溯至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刘彻封长沙定王之子刘遂为都梁敬侯,置都梁侯国,从此武冈便有了 “都梁” 这一旧称。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县左右二岗对峙,重岨齐秀,间可二里,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岗,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 东汉时期苗民起义,占据山头有利地形,武力保卫山岗,此山便被称为武冈,古城也因武冈山而得名,并沿用至今。武冈作为湘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道 G241、G356 贯穿全境,高速通车、武冈机场已通航营业,交通十分便利。

二、经济发展

(一)产业布局与成就

武冈明确 “一主一特” 产业布局,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以电子机械、装备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如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武冈的电子机械产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装备智能制造方面,科盛智能项目签约落地武冈经开区,其产品畅销全国并覆盖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区域,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冰壳就由该公司生产的油压成型机制作而成。

做优武冈卤菜等食品加工特色产业,武冈素有 “中国卤菜之都” 的美誉。金福元食品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武冈卤菜制作技艺的传承单位,形成了产、供、销、产品研发及基地开发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年加工武冈铜鹅达 100 万羽。乡乡汇食品采取 “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的经营模式,自建 2 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员工达 1000 余人,豆制品累计热销 14 亿多包。

武冈将城区划分为 5 大片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城东部发展工业,西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南部发展文化旅游业,北部发展现代物流业,城中心发展商贸综合体。如今,城镇化率提升至 50.85%,一跃成为邵阳西部乃至湘桂黔边境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产城融合点燃发展引擎,目前,武冈经开区已拥有企业 343 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91 家,世界 “500 强” 企业 3 家、中国 “500 强” 企业 3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7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15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15%。2022 年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200 亿元,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 103 亿元、税收 5.5 亿元、亩均税收 16 万元。

(二)经济增长态势

从 2023 年和 2024 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武冈经济持续增长。2023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13.05 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 5.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60.78 亿元、53.56 亿元、98.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9%、8.7%、4.5%。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2024 年上半年,邵阳市 GDP 达到 1291.41 亿元,武冈市在邵阳市各县区中表现突出。武冈市 2024 年上半年的 GDP 为 101.54 亿元,同比增长 3.9%,位居全市第二。相比一季度,该市的排名有显著提升,超过双清区和新邵县,接近邵阳县和洞口县。在湖南省内,武冈市的经济表现略低于衡阳市的衡山县,略高于张家界市的慈利县和怀化市的溆浦县。武冈市的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地区生产总值不断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特色美食

(一)武冈血酱鸭

武冈血酱鸭作为湘中传统名菜,可谓独具特色。其制作过程讲究,将细嫩的鸭肉与浓稠粘腻的鸭血一起爆炒,这独特的组合带来了别样的视觉冲击,虽看起来黑乎乎的,但尝上一口,那又辣又香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鸭肉弹牙有嚼劲,鸭血则有着刮浆般的绵密口感,每一口都让人欲罢不能。武冈血酱鸭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武冈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承载着武冈人的味蕾记忆。

(二)武冈铜鹅汤

武冈铜鹅作为清朝贡品,其品质可见一斑。武冈铜鹅汤以其鲜美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备受推崇。炖汤时,用白胡椒调味,恰到好处地去除了鹅的腥味,使得鹅汤更加鲜美。汤底鲜浓,铜鹅肉鲜嫩多汁,营养丰富。喝上一口铜鹅汤,那浓郁的鲜味在舌尖上舞动,让人回味无穷。

(三)粉蒸鹅

粉蒸鹅是武冈的特色美食之一,选用武冈铜鹅制作。鹅肉搭配农家细滑的粉末一起蒸制,成就了独特的口感。咸香鲜嫩的鹅肉,在米粉的调味下,散发着咸口香浓的味道。这道菜只有在武冈才能品尝到其正宗的风味,是武冈美食的一张独特名片。

(四)扣肉

武冈扣肉的做法独特,口感绝佳。首先取一块上等五花肉,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老汤或料酒、葱段、姜块、八角等煮至断生。趁热在肉皮上抹上酱油和蜂蜜,放入油锅炸至枣红色。切成薄片后,皮向菜碗碗底依次摆好,放入辣椒粉、黑豆豉、盐等调料,用菜碗罩住,放入蒸锅蒸一个半小时左右。蒸好的扣肉口味粉糯,下饭又细腻。五花肉肥而不腻,是逢年过节、摆宴请客的必备佳肴。

(五)湘味猪血丸子

湘味猪血丸子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数百年前。它是武冈传统春节时最常用的一道腊菜,由新鲜猪血、水豆腐、猪肉以及多种香料精心制作而成。经过烟熏火烤后,呈现出红润诱人的色泽。其制作工艺独特,先把水豆腐捏碎,加入猪血及其他配料搅拌均匀,捏成 “血球”,放在烧柴火的灶上薰干。

湘味猪血丸子口感极佳,外层微微的烟熏香,内部豆香与肉香交织,猪血的鲜美与豆腐的细腻完美融合。它的吃法多样,炒菜时切片与其他食材一同翻炒,能提升菜品鲜香味;清蒸则更能保留原汁原味。推荐武冈传统工艺制作的湘味猪血丸子品牌,其继承了老一辈人的制作技艺,在包装与运输上进行创新,让每一位食客都能品尝到地道的湖南味道。打开包装,独特的烟熏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切片炒菜还是整颗清蒸,都能让人感受到湖南的热情与纯粹。

四、旅游景点

(一)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冈市城南 5 千米处,是国家 AAAA 级风景区。这里以山奇、水秀、林幽、云幻著称,共有 71 座山峰,最高峰紫宵峰海拔 1372.5 米,总面积 3110 公顷。云山自然保护区地属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云雾变幻莫测,年平均气温 15℃,年降水量为 1500mm 左右,相对湿度 81%,年无霜期为 226 - 268 天。

云山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常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露营基地,亲近大自然,感受宁静的夜晚。景区内还有特色美食,如当地的山珍美味,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品尝到地道的武冈味道。此外,特产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云山钟萼木、云山白兰花等以云山命名的特色产品,以及珍贵药材南方红豆杉、雪胆等,都是游客们喜爱的纪念品。丛林探险项目充满刺激与挑战,让游客在茂密的森林中感受冒险的乐趣。峡谷溯溪则是一项亲近山水的活动,游客可以沿着溪流前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嗨花弄景区

嗨花弄生态农业创意产业园位于武冈市龙田乡西安村,距离城区约 5 分钟车程,占地面积 2000 余亩。景区充分结合山谷、溪流等自然地貌,并种植了桃花、梅花、樱花、紫薇、桂花、菊花、荷花等各式各样的观赏性花卉近 20 万株,是一个集聚本土美景,曲折回廊、姹紫花海、体验娱乐为一体的花园式风景园区。

嗨花弄景区拥有众多游玩项目,如开心刺激的极速滑草轨道,让游客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鬼屋则充满神秘与惊悚,挑战游客的胆量。“湘南第一漂” 人造漂流更是让游客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漂流的刺激与乐趣。此外,景区还有亲子活动公园、5 万个风车组成的 “时光隧道”、“嗨乐农场” 体验园等,适合全家一起游玩。

(三)宣风楼与同保楼

宣风楼始建于宋代,原名宣风雪霁楼,坐落在济川门(老南门)城墙上,是古代观赏雪景的胜地。宣风楼整体以石木为主,雕梁画栋,大气磅礴,坚固且美观大气。楼两边连着有几百年历史的明清古城墙,几十步外是护城河环绕。宣风楼作为武冈历史文化名城的城门楼,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商贾云集,是武冈人心中的圣地,外来旅游商贸者膜拜的天堂。登楼可俯瞰明清古城墙和护城河水,州城美景尽收眼底。

同保楼是仿古建筑群,漫步其中,可细细品味古韵幽情,踏足古色古香的青石板。同保楼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外有百姓广场和繁华夜市。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武冈特色美食,购买到当地的特产纪念品。夜晚的同保楼更是热闹非凡,夜市灯火辉煌,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

(四)木瓜桥与浪石古民居

木瓜桥又名红军桥,位于武冈城西南 15 公里的邓元泰镇木瓜村东,跨越资水,东西走向。该桥是连接木瓜村与沙洲坪的重要交通通道。1930 年 12 月,李明瑞、张云逸和邓小平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路过此地,在菜地里拔萝卜充饥并在每个萝卜眼里放一枚铜钱,展现了红军的纪律和对百姓的关怀。从此,木瓜桥被称为红军桥,成为红七军途径武冈的历史见证。

浪石古民居是保存较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浪石村位于武冈、隆回、邵阳、新宁、洞口五县交界之地,素有 “鸡鸣五县” 之称。该村现存建筑 88 座(不含祠、庵、庙、亭),总面积 10880 平方米,其中保存完整的 55 座。所有房屋清一色的砖木架结构,两端是青砖砌就的彩绘翘角封火墙,中间为木柱架子的木板房。每一排房屋之间为青石板铺就的巷子,即使大雨,从院子东头走到西头也不会湿鞋。浪石村最具有特色之处,是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对联,这些对联的书法或遒劲、或清秀、或飘逸灵动,体现了高超的工艺美术水平。这里被称为 “中国古楹联第一村”,楹联文化遍及神州各地,但像浪石这样对联如此集中、联语、书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联村,在全国也甚为罕见,极具文物考究意义和文化旅游价值。

五、地理位置与交通

(一)地理位置

武冈地处湖南省西南部、邵阳市西部中心,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周边多个县市的重要节点。东北与隆回毗邻,东部与邵阳县接壤,东南与新宁县交界,西南与城步苗族自治县为邻,西北和绥宁县交界,北连洞口县。这种多面接壤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武冈丰富的资源交流和文化融合的机会。

(二)交通网络

  1. 公路交通

    • 国道 G241 和 G356 如同两条大动脉贯穿武冈全境,为武冈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两条国道不仅连接了武冈与周边县市,更是将武冈与更广阔的地区紧密相连。

    • 武冈市境内现有公路总里程达 1792 公里,其中省道 123.78 公里,县道 174 公里,乡道 278 公里,村道 1134 公里,专用公路 80 公里。如此庞大的公路网络,使得从武冈任一乡镇出发,都能在一小时内到达市区,形成了便捷的一小时交通经济圈。

  1. 高速公路

    • 洞新高速在武冈境内长达 71 公里,投资约 48.9 亿元,途经武冈 8 个乡镇(办事处)。2013 年 12 月 25 日正式建成通车,改写了武冈无高速的历史。

    • 武靖高速于 2017 年 12 月 31 日建成通车,提升了武冈高速公路路网质量,为经济发展和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目前,G59 新化至新宁 (武冈) 高速公路、武冈机场连接线航站楼至洞新高速段等重大交通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建设,高速路网不断提质延伸。

  1. 航空运输

    • 2017 年 6 月 28 日,邵阳武冈机场正式通航,实现了武冈及邵阳人民的 “飞天梦”。武冈机场的通航,迅速拉近了省会长沙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距离,开启了武冈航空经济时代,打造了航空城市名片,为湘西南特别是武冈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 武冈机场即将开通新航线,可直飞深圳、成都。该航线由深圳航空空客 A320 执飞,每周飞行 4 班。同时,武冈机场还恢复了重庆 — 邵阳 — 长沙航线,由华夏航空执飞,每周五和周日各往返一班。这些新航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武冈的交通便利性和区域影响力。

  1. 城乡客运一体化

    • 自 2021 年 12 月 1 日率先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以来,武冈市已构筑起以主城区为核心、14 个乡镇为节点、299 个村(社区)为终端的三级城乡公共交通网络。

    • 武冈市城乡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承运企业,运营 3 年间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目前,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已开通线路 95 条,其中城乡公汽线路 57 条。四通八达的城乡公共交通网络,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1. 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多元化的交通发展,使得武冈区位特色优势不断彰显,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交通运输承载力得到提升。例如,武冈的特色美食和旅游景点,因交通的便利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 展望未来,武冈交通运输事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成湘西南交通枢纽为己任,努力书写武冈交通运输华美篇章。

六、历史文化

(一)历史沿革

武冈历史源远流长,早在 5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战国末年,屈原流放沅湘时途经武冈辗转到汨罗江。东周时境内区域属于楚地。

秦朝时境内属长沙郡。秦始皇派卢、侯二生入海求仙炼丹术没有成功,二人遁居云山,开辟了 “秦人古道”。西汉文、景帝年间置武冈县,后汉武帝封长沙定王之子刘遂为都梁敬侯,置都梁侯国,武冈县相继改名为武刚县、武强县、武攸县等。唐高祖武德四年复名武冈县。

宋元时期,武冈县治迁今县城,开始建造泗洲塔等。宋徽宗崇宁五年升武冈县为武冈军,宋理宗宝佑二年儒学唐日宗建安济桥,此外武冈城墙也始建于宋。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置武冈安抚司,次年改为武冈路总管府。

明洪武元年,改武冈路为武冈府,后岷王朱楩从云南改封武冈州城,世袭 14 代。清顺治四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建立永历王朝后迁武冈,以岷王府为王宫,改武冈州为奉天府,八月,永历帝败走黔滇,武冈复为州。

民国元年,武冈知州公署改为武冈州行政厅,后改为武冈县,隶属湘江道,后废道直属湖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武冈县隶属邵阳专员公署。1994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

(二)王城文化

武冈以古城为主,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武陵井、凌云塔、法相岩、古城墙、宣风楼、文庙等见证了武冈的悠久历史。武冈城墙作为中国石头城墙的典范,素有 “武冈城墙盖天下” 之美誉。独特的王城吸引了众多历史名流,屈原、陶侃、柳公绰、王昌龄、柳宗元、王安石、陈与义等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宋高宗题 “云山七十一峰风云变幻”、宋理宗手书 “宣风雪霁”,文天祥撰《武冈军学奎文阁记》,盛弘之、郦道元、韩愈、欧阳修、黄庭坚、王世贞、欧阳玄、王夫之、何绍基、王闿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晏阳初、周谷城、艾青等巨匠,也为历史王城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文化财富。

(三)宗教文化

武冈自古道释儒交融,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三教九流在此汇聚。同保山是春秋道学家范蠡之女隐身成仙之地,后建有古仙院。云山是道家第六十九福地,原有 “卢侯二仙祠”。宋代建观音阁、云峰阁等,“藏御书于其中”。南北朝时武冈有天宁寺。唐代云山有制止寺,宋宁宗嘉定十二年改建为胜力寺。此外还有法相寺、紫府寺、洪觉寺等众多寺庙。宋末元初,武冈人李道纯被称为 “中派丹法之祖”。改革开放以来,武冈各地大小寺院、庙宇相继恢复,民间广泛流行以佛教为主儒释道融合发展的祈福节、浴佛节、放生节、乌饭节等宗教文化活动。

(四)乡土民俗文化

武冈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冈丝弦为主,形成了特色乡土民俗文化。音乐形式多样,有平腔山歌、开荒锣鼓歌、民歌、朝香歌等歌调,以及锣鼓唢呐等民间乐器和劳动号子。民间舞蹈有石羊走马灯、舞狮、舞龙等,还有蚌壳舞、洒扇舞、纸船舞等。曲艺、说唱有呤呤锣、渔鼓、莲花闹等,曲调有民间小调、阳戏、丝弦、花鼓曲调等,戏剧有阳戏、木偶戏、祁阳戏等。武冈丝弦产生于明朝初年,在宫廷音乐江南丝竹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歌小调等加工创造而成。2011 年 5 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近年来,通过开展武冈丝弦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举办培训班、成立丝弦传习所等方式,武冈丝弦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如创作了《武冈是个好地方》《武冈美食喷喷香》等经典作品。如今,武冈丝弦、七星锣鼓、舞狮等民俗文化活动方兴未艾。

(五)传统美食文化

武冈以王城家宴和武冈铜鹅全席及血浆鸭、米粉、米花等特色美食构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底蕴。武冈铜鹅肉质鲜嫩,享有 “世之名鹅” 的美誉。武冈卤菜制作技艺是在南、北卤菜以及 “红、黄、白” 三卤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是中国传统药卤技艺的杰出代表。2007 年元月,武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为 “中国卤菜之都”。武冈卤菜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采用 20 多味纯天然中草药入卤,口感鲜美、色香味佳。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武冈卤菜制作技艺已经形成多种特色制法,卤制产品有近 10 个系列、100 多个品种,于 2008 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武冈铜鹅宴》列入 “中国菜” 大家庭范畴,武冈铜鹅全席是武冈地域品牌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