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城步千年苗寨游玩攻略

2024-11-19

一、简介

城步苗寨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当时一批又一批的武陵蛮人因统治阶级的军事征服,沿着沅江往上游迁徙,聚居在城步境内山区,成为城步苗族的先民主体。在南北朝时,“武陵蛮” 被称为 “五溪蛮”,其中沿沅江而上最先来到城步境内定居的苗族先民是 “五溪蛮” 南部的一支。

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城步境内大部分地区属飞山蛮地盘。到了宋代,开始出现 “苗” 的族称。元代时,苗族成为城步境内的主体民族。

宋代,许多苗民从江西、洞庭湖一带迁徙到城步境内定居。扶城、莫宜两峒的苗族因喜欢穿梅条花边的衣服被称为 “花苗”;横岭峒牛石的苗族因服饰喜穿红色被称为 “红苗”;其他峒寨大多苗族喜穿青色衣服,被称之为 “青衣苗”,且青衣苗人数最多。

元朝末年,城步有上万苗民跟随苗帅杨完者起兵远征,明朝初年又有 30000 多苗民投到朱元璋帐下,其中就有著名的蓝玉。这些苗民转战大西南,许多人在贵州等地定居,成为 “喇叭苗”。明朝弘治年间,朝廷在城步实行 “改土归流” 政策,除五个峒以外,其余地区的苗民被迫归化为汉民。因历代战争、瘟疫等原因,城步苗民数量曾一度锐减。到民国元年统计,城步境内的苗族只剩下 248 户,1266 人,分布在 117 个山寨。

二、传奇故事与文化传承

(一)“平侯王” 的传说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在宝庆府城步县拦牛峒侯家寨村,发生了一桩撼山岳、震皇上的风云大事。侯家寨坐落在十万古田左翼腹中的一个奇异小盆地,与广西资源县毗邻。寨口有两棵古树,枝繁叶茂,双树之上有一盏长明灯常年闪闪发亮,照得侯家寨熠熠生辉。在寨口左翼有一个圆锥形山峦名叫螺丝山,山脚的螺丝塘里有个大田螺,历经千年修道,炼成 “螺丝精”,每年作恶,将螺丝山拱动旋转。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寨里一位少妇将鸭子赶到螺丝山对面小槽田,突然天地昏暗,少妇用小肚兜胸布挂在牧鸭棍上端,抱着杉树躲避。此时,她腹内一阵剧痛,朱元璋敕封的一代 “侯王” 坠地,螺丝山静止,天地豁然开朗。

“侯王” 日渐长大,十五岁时一表人才,很有号召力。他带领寨民在村口两棵古树间架起一座长虹石拱桥。风水大师赞叹道:“马钉栓住螺丝山,世代永远保平安。” 此桥至今犹存。侯王少年筑桥、整治螺丝精等壮举惊动了朱元璋。朱元璋命刘伯温招安,侯王要求圣君亲临。朱元璋如刘备三顾茅庐般亲自前来,侯王被封为破获三边大元帅,出征边关,捷报频传。

(二)苗绣文化的传承

城步苗绣历史悠久,可追溯至 4000 多年前。唐朝诗人杜甫曾写 “五溪衣服共云天”,其中五溪之首就是现在城步的巫水,说明唐朝时城步苗族刺绣和服饰非常漂亮。城步苗绣多以青、蓝布作底,绣出五彩花纹,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记载着苗族历史变迁,被称为 “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无字史书”。

城步苗绣在刺绣色彩上非常隆重,一幅绣品用上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色彩的线,绣出的服饰鲜艳夺目、五彩缤纷。其材料有布和线,包括麻布、棉布、土布及工厂生产的布,还有丝线、棉线、麻线等。苗绣技艺独特,有劈绣、锁绣、戳绣、绑绣、网绣、结仔绣、贴布绣等多种针法。劈线绣是最常见的针法,绣成的图形色泽鲜艳;锁绣用于锁边,色彩绚丽;戳绣主要绣动物毛发和羽毛,逼真立体;绑绣与网绣用于耐磨部位。

然而,城步苗族刺绣近几十年来面临没落,除五区五团、南山、长安营一带少数老人会刺绣外,年轻姑娘会绣的寥若星辰。但也有像伍前金这样的 80 后非遗传承人,她的苗绣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奖,还成立了苗绣文化研究所、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苗绣培训,带领 200 多人脱贫致富。

(三)苗族建筑文化特色

城步苗族传统建筑独具特色,形成了稳重、典雅、均衡、美观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经济社会价值。以城步为中心的湘西南苗族既传承了黄河长江中下游及江南水乡的传统建筑技艺,又开创了西南山区重檐木质卯榫结构建筑风格。

城步苗族建筑有徽式建筑和干栏式建筑。徽式建筑一般修在苗族人口集中聚居的山麓、河坝或田坝边,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发达,少则三五十户,多则二三百户,形成团寨,气势壮观。干栏式建筑以桃林、大寨、茶元等地古民居为杰作。

吊脚楼是苗族建筑的代表,一般修建在靠近水流的向阳山坡上。底层用于圈养牲畜、安置厕所、堆放杂物;中层为卧室、客厅、火塘,堂屋设有神龛;上层储存粮食等。它具有省工省地、干燥通风、防兽防盗等好处,被称为 “用木头搭成的史书”,是建筑文化史上的 “活化石”。随着时代发展,吊脚楼在设计、材料、装饰方面有了新变化,成为湘桂边境的重要旅游景区。城步至今保存了大量明清古建筑、古民居、古村落,如铺头古村落拥有木砖结构四合院等古民居上百座,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简朴雅致,古色古香。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酒肆当铺、药店旅馆琳琅满目。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特色

(一)桃林村的春日盛景

阳春三月,城步桃林村仿佛被大自然赋予了神奇的画笔,勾勒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春日盛景。如霞似火的桃花缀满枝头,迎春怒放,开成一片绚烂的花海。微风拂过,花瓣洋洋洒洒飘落,似粉色的雪花,让人恍若置身于 “桃源仙境”。

桃林村不仅有美丽的桃花,还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演和民俗活动。国家级非遗丹口吊龙舞在桃林村上演,那栩栩如生的巨龙在表演者的手中上下翻飞,仿佛要腾空而起,让人感受到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夜晚的篝火晚会更是热闹非凡,非遗文化传承人为游客表演神秘的巫傩文化绝技,上刀山下火海,舞城步吊龙、草龙。游客们围着篝火,跳起留客舞,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每个人都露出开心的笑脸,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

慕名而来的游客三五成群漫步赏花,穿上艳丽的苗族服装驻足留影,与美丽的桃花融为一体。赏山水田园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品苗乡美食,体验打糍粑、挤油尖、竹竿舞等民俗活动,领略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整个桃林苗寨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游客与盛开的桃花,交织成一幅春日盛景图。

(二)旅游攻略推荐

1. 交通指南

城步地处湘西南边陲,交通便利。乘坐高铁可至邵阳站,再转乘长途汽车或自驾前往。此外,武冈机场距城步仅两小时车程,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

2. 住宿推荐

城步县内既有设施完善的星级酒店,如南山温泉度假酒店,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充满苗族特色的民宿,如苗乡印象客栈,让游客体验浓郁的苗族风情。游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合适的住宿。

3. 美食推荐

来到城步,不可错过的美食有酸肉、油茶、糯米酒、竹筒饭等。尤其是酸肉,以其独特的酸香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苗寨油茶满屋香,作为城步的传统美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油茶以峒茶为原料,制作工艺独特,口感涩、香、甜、脆,风味独步食林。舌尖上的城步还有苗族酸汤,主要成分是新鲜的鱼、肉及各类时蔬,配以独特的酸汤底料,酸爽可口,十分开胃。苗家米豆腐口感滑嫩,可以搭配各种调味品。香辣腊肉选用优质的猪肉,经过腌制、风干和熏烤制成,肉质鲜嫩,味道浓郁。苗族花米饭色彩斑斓,入口香甜,是节庆和宴席上常见的传统美食。苗家炸虫外酥里嫩,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是勇于尝鲜游客的绝佳选择。城步地区的山野菜,如野葱、蕨菜等,味道清新,保留了自然的原生态风味。

4. 游玩攻略

游览城步,建议预留至少三天时间。第一天参加桃花节等活动,欣赏桃花盛开的美景,体验非遗文化展演和民俗活动。第二天深度探索南山国家公园,感受大自然的壮丽风光。第三天则可参与民俗体验或趣野活动,享受惬意的苗乡慢生活。门票方面,南山国家公园成人票价为 80 元 / 人,部分活动可能单独收费,请关注官方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