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邵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 沪ICP备2024075679号-4
2024-12-23
邵阳双清文化博物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邵阳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它不仅是一座收藏历史记忆的宝库,更是展示邵阳地区独特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在传承和弘扬邵阳文化的征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踏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那令人震撼的基本陈列馆。这里精心划分成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仿佛是一部生动的史书,徐徐展开邵阳数千年的历史长卷。古代部分,那些精美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等文物,犹如岁月的使者,默默诉说着邵阳先民们的智慧与创造力。从新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到商周时期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再到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独具特色的瓷器,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不禁对古代邵阳的繁荣与辉煌心生敬畏。近代部分,则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将邵阳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角色一一呈现。如邵阳人民在抵御外敌、参与革命斗争中的英勇事迹,以及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无不令人动容,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流淌着的坚韧与爱国的热血。而现代部分,则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后邵阳的蓬勃发展与变迁,从工业崛起、农业丰收到文化教育的兴盛,全方位展示了邵阳在新时代的崭新风貌,让人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邵阳市双清区邵阳大道与新华南路交叉口北侧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 A 栋。市内公交乘 13 路、33 路、103 路、104 路、101 路、45 路、802 路在市行政中心站下车即可。自驾车在地图搜索 “邵阳市博物馆” 即可。
1 月 1 日 - 9 月 30 日及 10 月 8 日 - 12 月 31 日,周二至周日开放时间为 09:30 - 16:30,停止入场时间是 16:00;10 月 1 日 - 10 月 7 日,周一至周日开放时间为 09:30 - 16:30,停止入场时间为 16:00。需注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免费开放。
可通过邵阳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官方渠道预约。具体步骤如下:微信搜索公众号 “邵阳市博物馆”,在左下角参观服务栏目中选择 “票务预约”,进入预约程序后选择参观日期和入馆时间,点击 “立即预约”,填写相关信息,预约成功后凭身份证件或预约检票二维码入馆参观。
在邵阳双清文化博物馆中,有一件令人瞩目的镇馆之宝 —— 商龙柄兽面纹铜壶。其形状歪颈堕腹,恰似长瓠,口沿曲状,圈足单耳,单耳呈独特的爬龙状,龙回首张牙,曲体、尾上卷,前足附着壶颈,后脚连接壶腹,龙体饰有精美的夔纹和三角形回纹,龙首更是有着双耳双角,栩栩如生。壶颈部的纹样分为两层,上层为两组夔纹,下层是一周勾连雷纹宽带。夔作为神话传说中的怪物,在商代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作为纹饰出现,为这件铜壶增添了神秘而古老的气息。这件铜壶不仅造型独特,其工艺更是精湛绝伦,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水平,是邵阳地区古代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对于研究邵阳古代历史、文化交流以及青铜铸造工艺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古代邵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邵阳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那些出土的石器工具,虽简单质朴,却见证了邵阳先民们最初的探索与奋斗,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开启了邵阳文明的序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周时期的邵阳迎来了青铜文化的辉煌。精美的青铜器,如鼎、尊、壶等,不仅造型庄重典雅,纹饰更是精美绝伦,其工艺水平之高令人赞叹。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实用的器具,更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反映出当时邵阳地区已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
而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邵阳的陶瓷制造业蓬勃发展。窑口众多,产品种类丰富,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这些瓷器造型优美,胎质细腻,釉色温润,装饰图案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等诸多元素,展现了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其中,邵阳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钴料配方和绘制技法,在国内瓷器市场上独树一帜,成为邵阳古代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彰显了邵阳在当时手工业领域的卓越成就和重要地位。 邵阳古代的文化艺术也是精彩纷呈。文学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或描绘邵阳的自然风光,或抒发个人的情感抱负,或记录社会的风土人情,为邵阳古代文学的宝库增添了璀璨的瑰宝。绘画艺术上,邵阳的画家们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画创作,他们师法自然,注重意境的营造,笔触细腻,色彩运用巧妙,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感染力,在湖南乃至全国的绘画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同时,邵阳古代的宗教文化也十分繁荣。佛教、道教等宗教在邵阳广泛传播,寺庙、道观遍布各地。这些宗教建筑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建筑艺术的杰作。寺庙的殿堂宏伟壮观,佛像雕塑精美逼真,壁画彩绘绚丽多彩;道观的布局严谨合理,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氛围和古朴的艺术韵味,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观光,成为邵阳古代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载体。
近代邵阳,处于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浪潮之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洗礼和艰难考验。在鸦片战争后的百年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邵阳也未能幸免。然而,邵阳人民并未屈服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压迫,而是奋起反抗,在抵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邵阳是近代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邵阳人民积极响应,纷纷组织起来,参与到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中。他们与太平军并肩作战,攻打城池,抗击清军,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邵阳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倡导新思想、新文化,传播民主与科学的理念,努力推动邵阳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在教育领域,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这些人才后来成为邵阳乃至全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抗日战争时期,邵阳成为了抗日的重要战场。邵阳人民同仇敌忾,全民皆兵,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他们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在邵阳的山水之间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同时,邵阳还成为了抗战物资的重要转运站和后方基地,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众多邵阳儿女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前线,他们在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著名战役中,英勇作战,舍生忘死,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这一时期的邵阳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文学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艺术创作则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通过绘画、音乐、戏剧等形式,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鼓舞士气,为抗战胜利呐喊助威。
新中国成立后,邵阳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在工业方面,邵阳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机械制造、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蓬勃发展,邵阳的工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生产也取得了显著成就。邵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通过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农业新技术等措施,邵阳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同时,茶叶、柑橘、油茶等特色农产品也得到了大规模种植和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各类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育资源不断优化配置,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邵阳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崭露头角,为邵阳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城市建设方面,邵阳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邵阳不仅注重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街区,使得这座城市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邵阳更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成为邵阳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邵阳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自身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提升了邵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现代邵阳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创新性的发展态势。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多个领域,作品不仅在国内屡获殊荣,还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艺术表演形式也日益丰富,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艺术团队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展示了邵阳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邵阳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邵阳文化艺术节、邵阳民俗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邵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邵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资源风物》展览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邵阳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方特产。邵阳,这片神奇的土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河流交错纵横,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这里,金属矿产如锑、铅、锌等储量颇为可观,非金属矿产如煤、石膏、大理石等也分布广泛。这些矿产资源不仅为邵阳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是见证了邵阳地区地质演变与自然造化的奇妙历程。 邵阳的自然风光亦是美不胜收。境内的山脉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崀山,作为邵阳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以其奇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那壮观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幽深的峡谷,仿佛是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精心雕琢而成的艺术杰作。南山牧场,绿草如茵,牛羊成群,广袤的草原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让人仿佛置身于塞外仙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此外,邵阳还有资江、邵水等河流蜿蜒流淌,它们不仅滋润着这片土地,还为邵阳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乡风光。 而邵阳的地方特产更是琳琅满目,令人垂涎欲滴。宝庆猪血丸子,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浓郁的口感,成为邵阳美食的代表之一。它将猪血、豆腐、猪肉等食材巧妙融合,经过熏制而成,味道醇厚,香气扑鼻,无论是蒸煮还是炒制,都别有一番风味。武冈卤菜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卤制技艺闻名全国。品种繁多的卤味,如卤豆腐、卤牛肉、卤鸭脖等,口感鲜美,回味无穷,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此外,邵阳的茶叶、柑橘、油茶等农产品也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这些特产不仅是邵阳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更是邵阳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它们,人们可以品味到邵阳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气息。
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风情》展览便是对这片土地上多元民族文化的一次盛大展示。在这里,汉、苗、瑶、侗等多个民族和谐共处,他们各自保留着独特的传统习俗、服饰文化、歌舞艺术等,共同构成了邵阳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景观。 苗族的服饰堪称艺术珍品。其色彩鲜艳夺目,图案精美细腻,多以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为题材,运用刺绣、挑花、蜡染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苗族姑娘们穿上这些服饰,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丽动人。而苗族的歌舞更是热情奔放,充满活力。芦笙舞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舞者们手持芦笙,吹奏出悠扬的旋律,同时跳起欢快的舞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瑶族的民俗文化同样独具魅力。瑶族的传统建筑如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体现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适应。瑶族的盘王节是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瑶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祖先盘瓠,同时还有歌舞表演、民俗竞技等活动,热闹非凡,充分展现了瑶族人民对祖先的崇敬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侗族的文化艺术也别具一格。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是其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鼓楼造型独特,结构严谨,是侗族人民议事、娱乐、休息的场所;风雨桥则横跨江河之上,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又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地方。侗族的大歌更是世界闻名,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形式,歌声悠扬婉转,如潺潺流水,如天籁之音,充分展示了侗族人民的音乐才华和团结协作精神。 这些民族文化在邵阳这片土地上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编织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它们不仅丰富了邵阳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名人风范》展览犹如一部星光熠熠的人物传记集,集中展示了从古至今邵阳地区涌现出的众多杰出人物的风采与成就。这些名人宛如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邵阳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代邵阳的名人中,魏源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 “睁眼看世界” 的先驱之一。魏源所处的时代,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危机。他深刻认识到西方列强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著名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抵御列强的侵略。他的著作《海国图志》,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情况,为中国人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蔡锷,这位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也是邵阳的骄傲。他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在辛亥革命时期和护国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蔡锷早年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知识,回国后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斗争。在护国战争中,他毅然举起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大旗,组织护国军,与袁世凯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捍卫共和制度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他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此外,邵阳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唐代诗人胡曾,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豪放,以咏史诗最为著名,其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科学技术领域,有著名的建筑学家刘敦桢,他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和建筑教育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为中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名人的事迹和成就,不仅是邵阳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邵阳人努力奋斗,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邵商风采》展览则聚焦于邵阳地区独特的商业文化和邵商群体的辉煌成就。邵阳商人自古以来就以勤劳勇敢、精明能干、敢于闯荡而闻名于世。他们凭借着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在国内外市场上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书写了一部部令人赞叹的商业传奇。 早在明清时期,邵阳的商业活动就已经十分活跃。当时,邵阳的一些特色产品如茶叶、土纸、木材等通过水路和陆路运往各地,与外界进行贸易往来。邵阳商人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和财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文化。 到了近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邵商更是抓住机遇,迅速崛起。他们涉足多个行业领域,如五金、百货、服装、餐饮等,在全国各地开设商铺、工厂,建立了广泛的商业网络。邵商以其诚信经营、注重质量、善于创新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在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广州、武汉等地,邵商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成为了当地商业领域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邵商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涉足房地产、金融、科技、文化等新兴产业。许多邵商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同时,邵商们还注重团结协作,成立了各种商会组织,通过商会平台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邵商群体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积极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他们热心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支持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他们在家乡投资兴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为邵阳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邵商的商业传奇和精神品质,成为了邵阳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财富,激励着更多的邵阳人投身于商业创业活动,传承和发扬邵商精神,为邵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邵阳党史馆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大精神的红色殿堂。它以时间为脉络,通过丰富多样的史料、文物、图片以及多媒体展示等手段,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邵阳地区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展览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详细讲述了邵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英勇事迹。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邵阳的进步青年们纷纷觉醒,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邵阳的创建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后,邵阳地区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领导人民开展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武装起义、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救亡运动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战争等。在这些斗争中,邵阳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革命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邵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建设工厂,改善交通条件,为邵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邵阳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经济领域,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领域,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邵阳在这一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大生命力。 进入新时代,邵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邵阳还注重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党史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邵阳党史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的场馆,更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教育基地。它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领略邵阳文化的魅力,博物馆精心设置了一系列互动体验项目。在古代邵阳展区,你可以亲自操作模拟的古代制陶工具,感受邵阳古代工匠制陶的乐趣与艰辛,体会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而在近代邵阳展区,通过多媒体互动设备,你能够深入了解邵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邵阳人民一同并肩作战,抵御外敌。此外,博物馆还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 “邵阳传统文化节”“邵阳历史文化讲座” 等,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亲临现场,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邵阳文化。
在教育活动方面,博物馆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计划。对于学生群体,博物馆与学校紧密合作,开展 “博物馆进校园” 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并安排专业讲解员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在课堂之外能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同时,博物馆还为学生们提供了 “小小讲解员” 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成为邵阳文化的小小传播者。对于成人观众,博物馆则推出了 “文化体验工作坊”,如邵阳传统手工艺制作、书法绘画等课程,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亲手体验邵阳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在参观完邵阳双清文化博物馆后,周边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可以让您的邵阳之行更加丰富多彩。
双清公园坐落于邵阳市资邵两水汇流处下游 1.3 公里处,占地区 1.42 万平方米,自古列 “宝庆十二景” 之首,是一座以自然山水见长的小型园林。这里有双清亭、亭外亭、关圣殿等多个景点。双清亭为纯木结构,六角重檐,脊饰龙凤,雀替斗拱,绕以明廊,别具古典韵味。亭侧的高庙,原名康济庙,宋徽宗曾题额 “康济”,清代康熙年间更名关帝庙。高庙右侧,资水南岸的砥柱矶上有朱亭,即亭外亭。园内曲径通幽,古木参天,江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您可以漫步其中,感受古人的闲情逸致,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探寻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
翠湖公园以其宁静的湖水和四周繁茂的树木而闻名,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春天时,湖边的樱花盛开,如诗如画,美不胜收。您可以沿着湖边散步,欣赏湖水的碧波荡漾,在湖边的亭台楼阁中稍作休息,感受宁静与惬意。也可以选择租一艘小船,在湖上悠然划行,享受湖水的清凉与宁静,让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此外,邵阳还有古城墙遗址,保存了一段古老的城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您可以沿着城墙缓缓行走,抚摸古老的砖石,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沉,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
如果您对植物感兴趣,不妨前往植物园。这里拥有各种珍稀植物,是自然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在春季和秋季,花卉竞相开放,五彩斑斓,香气扑鼻,您可以在花坛和花园中尽情漫步,欣赏各种花卉的娇艳姿态,用相机记录下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对于喜欢传统文化的游客来说,老街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条充满古色古香的老街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石板路,两旁有许多小店铺,售卖着各种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和地方小吃。您可以在这里挑选一些纪念品,品尝邵阳的传统美食,感受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
在游览这些周边景点时,建议您提前规划好行程,根据景点的位置和开放时间合理安排路线,以充分利用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奔波。
建议游客预留至少 2 - 3 小时的参观时间,以便充分领略博物馆的魅力。如果对互动体验活动或特定展览有浓厚兴趣,可以适当延长参观时间。
遵守博物馆安检规定,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禁限带物品及宠物入馆。
醉酒者、限制行为能力者、衣履不整者谢绝入馆;幼童、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须由成年人看护入馆,12 岁以下儿童参观须有监护人陪伴。
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将手机设置为静音;请勿蹬踏攀登辅助展项,严禁穿越攀登护栏、高空抛物;自觉爱护展览、服务设施,如造成损坏,须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妥善看管自身财物,展厅内请勿饮食,在指定区域就餐;场馆内请勿吸烟,请勿随意丢弃杂物,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餐饮:参观结束后,可在周边品尝邵阳特色美食。如邵阳米粉,用纯米制作,口感弹性十足,搭配独特的臊子,味道令人难忘;宝庆猪血丸子,腊味十足,可蒸煮可炒制;还有宝庆腊肉、邵阳米豆腐、邵阳血鸭等,都值得一试。
购物:双清区有多个购物好去处。友阿国际广场集吃喝玩乐于一体,有各种品牌商品可供选择;步步高・邵阳新天地是时尚新地标型商业,除购物外,还有超高层写字楼等;大汉・东风商业步行街充满特色,能购买到当地的手工艺品等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