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寨游玩攻略

2024-12-10

一、引言

城步苗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浓郁民族风情的地方。这里有壮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苗族风情,是旅游爱好者的绝佳去处。

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这里的苗寨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城步苗寨民风淳朴,苗族风情浓郁,苗族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历史的沉淀,体验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进城步苗寨,仿佛步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树林密布,弯弯的扶城河像一条玉带穿村而过,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村边群山起伏,河流纵横,非常适宜林木生长,昼夜温差较大,独特的自然条件推动了村子发展延季蔬菜产业。下团苗寨作为城步苗寨的代表之一,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下团苗寨是丹口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镇政府所在地。它处在城步县城西南,距县城 10 公里,距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8 公里,有城丹公路与县城相连,交通十分方便。全村共有 5 个村民小组 136 户 766 人,其中 95% 是苗族。两千多年前,下团苗寨山高林密,古树参天,人烟稀少,山上珍禽异兽很多。后来,秦始皇派人来此炼丹,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开田、居住、生活,逐渐形成了村落。

明清时期,下团苗寨属地大洞乡 (扶城峒),民国属扶城乡,民国三十五年属凤洞乡,一九五三年全县划小乡,名为凤凰乡,一九五七年改为先锋社,一九五九年五月成立丹口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立区,属丹口区、丹口公社下团大队,一九九五年撤区并乡建镇,属丹口镇下团居民委员会。现共六个村民小组,自然部落众多。

下团苗寨的语言建筑风格独特。清乾隆七年,苗族首领杨清保、李天保、李再万等愤慨于官场腐败,起义失败后,清廷政府害怕苗民再生造反,在长安营设宝庆二府游击置,屯兵一千,长年驻守。在此期间,清庭政府推行了 “改土归流” 政策,下团这块地是最先被强行汉化的 “熟苗”,语言和服饰与县城儒林镇差不多。明清之前,下团百姓大多住茅棚,直至乾隆盛世,才慢慢正式修木屋、吊楼。

下团苗寨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里同时拥有国家级非遗 “城步龙舞” 的典型代表城步吊龙舞、湖南省级非遗 “苗乡油茶”、邵阳市级非遗 “木叶吹歌” 三个非遗项目,成为远近闻名的非遗村。全村的男女老幼个个都爱舞吊龙,妇女同胞人人都会打油茶。即使是外地嫁来的小媳妇,生活一段时间后,也要学会打油茶。唯有木叶吹歌,虽自古流传,但受现代音乐、电视等现代文明的影响,已逐渐失传,目前只有杨光清及其徒弟们会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乡吊龙舞、国家级传承人下团四组村民丁志凡、省级传承人蓝立校、市级传承人龚高光,有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步油茶习俗” 传承人下团一组刘仁秀,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叶吹歌” 传承人下团一组杨光清。城步苗族人民自古崇尚龙舞文化,把龙作为苗族的图腾之一,把 “龙神” 崇拜为万物之灵,认为有 “龙神” 庇护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平安。

城步苗寨的自然风光也令人陶醉。国家湿地公园白云湖小岛星罗棋布、十万古田生机盎然、天然氧吧两江峡谷清新脱俗;刻石苗文,神秘久远;米酒油茶,醇浓香甜;丹口吊龙,精彩绝伦;山歌文化,唱响湘桂边陲。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城步开发推出 “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休闲游”“生态游” 等精品旅游线路,一个个景点精心设计、一个个景区精心打造,发挥联动效应,把招牌立起来,把产品做出来,把知名度传出去。

城步境内红色资源众多,“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老山界、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广西进入湖南后的第一乡第一村 —— 汀坪乡蓬瀛村、高山红哨等红色景点,每天都迎来大批省内外游客。一件件历经沧桑的实物,一张张还原历史的照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军故事,真实再现了革命先辈早期艰苦斗争的历史环境以及光辉历程,让游客从中深入了解历史,接受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该县重点打造了一批特色产业示范村、特色文化旅游村镇,突出 “一村一品”,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让游客到了城步能望见南山、看见大草原、吃上精品水果。南山特色小镇凭借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民族特色建筑色彩斑斓,别具一格。游客在此品尝地道的鲜味牛奶、甜脆的南山萝卜等美食,欣赏清新的南方高山草原风光,感受城步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小镇周边的南山牧场,游客可以尽情地亲近大自然,领略草原的广袤和牛羊的悠闲。

桃林村以桃林为名,因桃林闻名。每年 2 月中下旬,2 万多株桃花竞相开放,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儒林镇罗家水村 5 棵平均年龄在 1000 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入冬后褪去青绿,树叶片片金黄、通透明亮,每年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来此观光 “打卡”。

热情好客的城步人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总少不了醇香的油茶。那种清香和苦后带甘的味道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神奇的木叶吹歌总让游客们惊叹不已。这里,处处可作歌场,人人会唱山歌。独唱、对歌、木叶吹歌、芦笙伴歌…… 城步山歌形式不一而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步有山歌 12 万余首,是名副其实的 “山歌之乡”。

城步苗寨的非遗文化更是点亮了千年苗寨桃花节。城步千年苗寨桃林村举行 “相约桃林,邂逅春天” 醉美桃花节,活动以桃花为媒,非遗文化展演文旅融合方式,擦亮旅游名片,助推乡村旅游发展。白天,如霞似火的桃花缀满枝头迎春怒放,开成一片花海,春风拂过,花瓣洋洋洒洒飘落,让人恍若置身于 “桃源仙境”。游客三五成群漫步赏花、穿上艳丽的苗族服装驻足留影,赏山水田园风光,品苗乡美食,体验打糍粑、挤油尖、竹竿舞等民俗活动。夜晚,篝火晚会,非遗文化传承人为游客表演神秘的巫傩文化绝技,上刀山下火海,舞城步吊龙、草龙。整个桃林苗寨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游客与盛开的桃花,交织成一幅春日盛景图。

城步以传统村落、文化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苗族文化为重要依托,充分利用乡村山水风光、历史人文、红色旅游、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开展丰富的乡村旅游体验活动,持续做优做强乡村旅游,激发内生动力,让乡村旅游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村民持续增收的 “金钥匙”。

总之,城步苗寨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还是苗族风情,都值得游客们前来探索和体验。

二、城步苗寨概况

  1. 地理位置和交通

城步苗寨位于湘西南边陲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雪峰山脉与越城岭交汇之处,与广西桂林地区接壤。其交通十分便利,可通过多种方式到达。

    • 自驾:可沿洞新高速公路朝武冈西 / 城步 / S91 方向行驶进入城步支线,如从邵阳出发,还可参考从邵阳站到城步县苗族自治县的路线。从邵阳站出来后,可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到达邵阳市长途汽车站,购买前往城步县苗族自治县的汽车票,车程大约需要 3 - 4 小时。也可选择打车或者乘坐网约车直达城步县苗族自治县,虽然费用较高,但可节省转车时间。此外,还可以选择乘坐火车到最近的火车站,然后转乘长途汽车或者打车前往城步县苗族自治县。

    • 公共交通:从中国其他城市可以坐去贵州凯里的火车或高铁,然后转乘凯里市到千户苗寨的长途班车,再前往城步苗寨(此为参考去西江千户苗寨的交通方式)。

  1. 自然环境和气候

城步苗寨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树林密布,有天然氧吧之称。平均海拔 690 米,全年平均气温 23 度,土壤为山地黄壤。村边群山起伏,河流纵横,非常适宜林木生长,昼夜温差较大。

    • 城步系湘西南边陲河源区县,地表切割强烈,河川水系发育,且呈树枝状分布。资水、巫水、渠水与浔江皆发源于境内。其中巫水为县境最大的河流,系沅水一级支流,属长江水系,县境干流长 106 公里,流域面积 1576.4 平方公里。浔江为西江二级支流,属珠江水系,系县内第二大水系,县境内河长 55.5 公里,流域面积 578.1 平方公里。资水又名赧水,属长江水系,县境内干流长 33 公里,流域面积 418 平方公里。渠水为沅江一级支流,属长江水系,县境内干流长 29.3 公里,流域面积 153 平方公里。全县有大小溪河 816 条,总长 4063 公里。

    • 城步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山地逆温效应明显。全年日照时数在 1134.6~1601.5 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为 16.1℃,年平均降水量 1218.5 毫米,年平均降雪日数 9.8 天,相对湿度年平均在 75~83% 之间,年平均有霜日数为 17.1 天,全年冰冻平均天数为 8.7 天,境内除盛夏与初秋盛行偏南风,主要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 2.3 米 / 秒,最大风力可达八至九级。

    • 城步境内以山地为主,丘陵、岗地、溪谷平原兼有。山地占 90.78%,丘陵占 2.2%,岗地占 1.1%,溪谷平原占 2.7%,水域面积占 3.22%。主要峰岭有二宝顶、南山顶、枫门岭、黔峰山、金紫山等。二宝顶地处城步,新宁,广西三地交界之处,是越城岭第一高峰,也是邵阳市境内第一高峰,其海拔 2021 米。南山属雪峰山,东北 - 西南走向,主峰南山顶在湖南省城步自治县境,海拔 1941 米,为我国南方天然山地草场。黔峰山又名黔山,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城东二十里,海拔一千六百七十八米。金紫山属越城岭,主峰在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南边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西部边境,海拔 1883.1 米。

三、城步苗寨景点推荐

1. 桃林苗寨

桃林苗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步的大地上。这里是湖南省第二届 “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环境优美,风情独特。

走进桃林苗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民国年代的吊脚楼民宅,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水之间,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风雨桥横跨在河流之上,为人们遮风挡雨,也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气息。戏台则是苗寨文化的重要载体,每逢重大节日,这里都会上演精彩的傩戏。

傩戏,神秘而古老,是桃林苗寨的一大特色。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戴着面具,通过舞蹈和歌唱的形式,演绎着苗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除了傩戏,桃林苗寨还有千年鸳鸯红豆杉。这两棵红豆杉相互依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它们见证了桃林苗寨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

每年 2 月中下旬,桃林苗寨的桃花竞相开放,如霞似火,将整个苗寨装点得如诗如画。游客们纷至沓来,漫步在桃花林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在这里,还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苗乡特色油茶,烤糍粑,酸辣可口的腌萝卜、酸姜、藠头,卤汁烧烤等美食。众多网红也来到这里开直播展示才艺,增强了桃林苗寨的人气。

桃林苗寨的农家乐随着桃花的盛放持续升温,在春光明媚的山水田园风光中火起来。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苗寨内有奇山寨 “奇山异景,古木参天,杜鹃花海” 的生态景观,有被誉为青衣苗文化活化石的苗族传统傩戏、神龙文化、梅山文化。该村不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厚,还是全国第一批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获得了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湖南省 4 星级乡村旅游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湖南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 等荣誉,也被誉为城步 “桃花第一村”。

2. 清溪古寨

城步自治县清溪古寨一带保存了众多古村、古寨,这里充满了宁静与美丽,能满足游客对古村的向往。

清溪古寨周边的自然环境优美,三十六峰奇峻,蛮峒溪清幽。雨后清新,雾气腾腾,炊烟袅袅的时候,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

古寨内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 110 余幢、四合院落 18 座,被誉为 “湘西南古民居四合院之最”。这些古民居内至今还保存有昔日杨家将练武用过的石礅、石锁、上马石、插枪石等遗物。明洪武元年,当地村民筹资在清溪河西北处修建了一座清安桥,虽毁于 1958 年,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古寨的历史底蕴。明洪武十一年,村民集资修筑的穿村水渠,至今仍在造福清溪村民。

游客们在这里走走看看,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古老的建筑、石板路、潺潺的溪流,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3. 侗族大寨村

大寨村位于城步县,城步县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特色鲜明,也是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县。大寨村已于 2013 年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进入大寨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苍劲古朴的杉树群,它们昂首挺立,直入云端。其中村口前的一棵古杉树,树高 28 米,胸径 2.19 米,系东晋时期人工栽培的风水树,树龄达千年,被称为 “湖南杉树之王”。

作为侗寨的主要寨标,鼓楼是这里最壮观的建筑,傲然耸立在寨中心。闲时,侗民们在鼓楼里对唱 “踩堂歌”,欢跳 “摇摇舞”,摆古论今,谈天说地。鼓楼、戏台、风雨桥是侗族村寨特有的人文景观,这些建筑宏伟壮观、配有精美的木雕、石雕装饰,工艺十分精湛。

大寨村不仅风格独特,传统文化保存也相当完好。村民善良朴实,热情好客,大多穿靛染的布衣,喜欢跳多耶舞,弹琵琶,唱侗族大歌,看侗戏。特色饮食有酸汤鱼、打油茶等。油茶是大寨村特有的美味,只要将炸脆的糙米、花生、糍粑、泡椒等泡入特制的茶水中就可食用,初入口时味香而稍苦,但喝过几碗后,便能感受到满口余香、通体舒爽。

近年来,长安营乡大寨村先后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荣获 “省十大旅游名胜村”、“湖南十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名村名寨”、“湖南省绿色村庄”、被录入 “全国名村名寨保护名录” 等殊荣。一到旅游旺季,大寨村游人如织,已经成为度假、休闲、观光的热门去处。

4. 下团苗寨

下团苗寨民风淳朴,苗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同时拥有国家、省、市三级三个非遗项目,如城步吊龙舞、苗乡油茶、木叶吹歌等。

下团苗寨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这里山高林密,古树参天,人烟稀少,山上珍禽异兽很多。后来,秦始皇派人来此炼丹,人们纷纷来到这里开田、居住、生活,逐渐形成了村落。明清时期,下团苗寨属地大洞乡(扶城峒),民国属扶城乡,民国三十五年属凤洞乡,一九五三年全县划小乡,名为凤凰乡,一九五七年改为先锋社,一九五九年五月成立丹口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立区,属丹口区、丹口公社下团大队,一九九五年撤区并乡建镇,属丹口镇下团居民委员会。

下团苗寨的语言建筑风格独特。清乾隆七年,苗族首领杨清保、李天保、李再万等愤慨于官场腐败起义失败后,清廷政府在长安营设宝庆二府游击置,屯兵一千,长年驻守。在此期间,推行了 “改土归流” 政策,下团这块地是最先被强行汉化的 “熟苗”,语言和服饰与县城儒林镇差不多。明清之前,下团百姓大多住茅棚,直至乾隆盛世,才慢慢正式修木屋、吊楼。

下团苗寨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全村的男女老幼个个都爱舞吊龙,妇女同胞人人都会打油茶。即使是外地嫁来的小媳妇,生活一段时间后,也要学会打油茶。唯有木叶吹歌,虽自古流传,但受现代音乐、电视等现代文明的影响,已逐渐失传,目前只有杨光清及其徒弟们会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乡吊龙舞、国家级传承人下团四组村民丁志凡、省级传承人蓝立校、市级传承人龚高光,有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步油茶习俗” 传承人下团一组刘仁秀,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叶吹歌” 传承人下团一组杨光清。

城步苗族人民自古崇尚龙舞文化,把龙作为苗族的图腾之一,认为有 “龙神” 庇护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平安。下团苗寨作为一个小小的苗寨同时拥有国家、省、市三级三个非遗项目,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是独一无二,在邵阳市是绝无仅有,在湖南省乃至全中国恐怕也不多见。

四、城步苗寨美食推荐

1. 浆盐菜

浆盐菜是城步苗族的传统美食菜,一般用青菜制作,味道又脆又香,微微有点酸味。在古代,浆盐菜是行旅途中最方便的菜肴,古时城步苗民去广西挑盐,来回要一两个月,就喜欢带浆盐菜。平时在家做菜,浆盐菜米豆腐汤、浆盐菜豆腐汤、浆盐菜猪血汤、浆盐菜蒸扣肉、浆盐菜蒸米粉肉等都是最受欢迎的传统美味。

浆盐菜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晒菜,把青菜(白菜、萝卜菜叶)砍倒,放在太阳下晒,晒到焉了,利用太阳光杀青、消毒,砍菜一般都选择晴天进行。接着是洗菜,把晒焉了的青菜去掉野草、灰尘和泥土,清洗干净,然后放到竹竿上晾干,注意不要淋雨,不要霉烂,生了霉的菜叶有毒不能要。然后是切菜,把晾干的青菜清理好,菜叶和菜杆一起切碎成大小适宜的小菜颗粒,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之后是熬米浆,按十斤青菜大概用三两米的比例,把大米浸泡好,以前用石磨磨成米粉再熬成米浆,现在直接用高压锅熬成米浆。再加入食盐,按十斤青菜大概用 50 克食盐的比例加入食盐,混合均匀。接着是浆菜,米浆熬好后稍微放凉,均匀地散在菜上,用手揉和均匀。然后是装坛,将揉和均匀的青菜放凉,装进清洗干净、晾干的空坛里,盖上坛盖,坛口檐里放一些清水,隔断空气,装坛时不能装得太满,要留有 20% 左右的空间。接下来是腌制发酵,大概腌制 20 天左右,青菜会变黄,变得微微有点酸味。最后是晒干,把变酸变黄的青菜晒干,就做成了浆盐菜。平时要放在密封的坛里或玻璃器皿中保存,也可以用保鲜袋密封保存,一般可以经年不变质。

2. 苗家腊肉

苗家腊肉是苗乡城步的特色美食,色泽金黄,肉块干燥,肥膘透明。其制作过程注重选料,选用肥瘦适中的上等猪肉,如猪腿肉、五花肉等。首先将擦了食盐的猪肉挂起来进行晾晒,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风干,晾晒时间一般需要六七天,根据天气情况而定。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是熏烤,苗家人将晾干后的猪肉放在熏炉或支撑架子上,用柴火、果木及木糠等燃料进行熏烤,在熏烤过程中,可以往炉火里添加一些陈皮或甘蔗皮。第一轮熏制后隔三五天,再将腊肉 “回一次火”,熏烤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包装贮藏。

在食用苗家腊肉时,既可以作为独当一面的菜肴,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烹饪,其美味妙不可言。苗家腊肉源自野菜苞谷喂大的土猪,经过盐的浸透和柴火慢慢熏烤而成,烘腊肉急不得,没有数月时间,肉里水气不会干,香气也就出不来。炕上腊肉,漆黑如锅底,有 “黑武器” 之称。然经洗净,它的精美质地就会呈现出来,肥肉透亮,精肉深红,吃起来精肉贼香,肥肉油滋滋却不腻。

五、城步苗寨住宿攻略

1. 城步三逍院民宿

城步三逍院民宿位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景区的城步县花龙村粟树湾。这里周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森林覆盖率高达 83%,有着 “天然氧吧”“避暑圣地” 的美誉。离南山国家公园的核心景区 “南山牧场” 和 “十万古田” 都约 30 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民宿共有五间房,每间房都带有中式茶香大床房。房间名以当地地名命名,如依梅香苑、采菊东篱、悠然南山等,体现了主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院中有竹,前门有小河,让人在享受宁静的同时,心旷神怡,尽情感受大自然的美。民宿还提供棋牌室、24 小时前台服务、空调、冰箱、吹风机等设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无论是与家人共度假期,还是与朋友一起放松身心,城步三逍院民宿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2. 三逍院微度假民宿酒店

三逍院微度假民宿酒店在 2023 年邵阳市首届 “2023 新媒体酒店必住榜暨中国・邵阳 « 网红人气酒店 » 评选大赛” 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邵阳市网红人气酒店。

酒店位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景区的城步县花龙村栗树湾,属地是城步的千年苗寨。这里不仅民风淳朴,而且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酒店建筑在苗族传统木屋工艺的基础上,传承并吸纳了中国唐宋建筑的精髓风格,造型美观,升级了苗家木屋的建造方法,成为苗乡的标杆性建筑。在木屋建筑上引进远大集团的整体浴室,让客人在苗寨木屋也能享受到超五星的卫浴体验。二楼的超级苗寨客房利用木屋斜顶设计了当今时尚的 loft 家庭套房,真正实现大人、小孩白天玩得好,晚上睡得香的微度假目的。

酒店一期实现了一楼约 100 人就餐的餐饮接待能力,主营苗家特色菜油茶汤煮鸡和田螺煮鸡等。酒店一楼特意准备了超宽超长的走廊,特别适合举行苗族长龙宴的喜庆活动。酒店院落采用枯山水园林设计风格,客人可以在静谧的田园小院中,自由呼吸高达 12.8 万 /cm3 负氧离子的空气,释放工作压力,轻松享受微度假时光。

3. 城步苗家民宿

城步苗家民宿位于城步地区的南山风景区内,以传统苗族木结构建筑为主,充满苗族文化气息。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民宿内部装饰精美,设施齐全,房间布置温馨舒适,既有现代的设施设备,又充满了苗族的传统元素。清晨,游客可以被山间的鸟鸣声叫醒,然后在阳台上欣赏南山的美景,感受独特魅力。

民宿提供多种体验苗族文化的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苗族的传统文化。在民宿的餐厅,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苗族特色菜肴,如酸汤鱼、苗家酸菜等,这些美食都是使用当地新鲜的食材制作而成,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民宿位置便利,游客可以在南山风景区内进行徒步、登山、露营等户外活动,还可以参加苗族传统村落游览、苗族歌舞表演等民俗文化体验项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和体验苗族文化。

六、城步苗寨旅游路线推荐

一日游

规划一日游的路线和景点,如桃林苗寨、老山界、南山风景名胜区等。从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出发,首站来到桃林苗寨,感受少数民族独特韵味。走进桃林苗寨,雕梁画栋的吊脚楼与飞檐翘角的风雨桥交相辉映,仿佛步入如诗如画的梦境。漫步在 “湖南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桃林村,耳边悠扬的傩戏与清脆的山歌交织,味蕾被地道的油茶香萦绕。游客可以品尝香喷喷的苗乡特色油茶、烤糍粑以及酸辣可口的腌萝卜、酸姜、藠头和卤汁烧烤等美食。还能欣赏到如霞似火的桃花,与桃花合影留念,体验打糍粑、挤油尖、竹竿舞等民俗活动。接着前往老山界,体验红军长征的不屈精神。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青山绿水相连,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历史的厚重。最后到达南山风景名胜区,欣赏 “南方的呼伦贝尔” 的美景。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洒落,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现代化的山地牧场以其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游客,绮丽的草原在阳光下闪耀着翠绿,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

二日游

设计二日游的行程和景点,包括桃林苗寨、南山风景名胜区、长安营古城城址、铺头古民居、玉龙洞景区、巫江夜游等。第一天从县城出发,游览桃林苗寨和南山风景名胜区,晚上入住长安营古城城址。在桃林苗寨,游客可以欣赏到烂漫的桃花、古老的建筑和精彩的傩戏表演。接着前往南山风景名胜区,感受南方高山草原的独特魅力。夜晚,入住长安营古城城址,遥想当年的繁荣景象。第二天深入铺头古民居,感受古代商贸的繁荣。古民居保存完好,游客可以透过古老建筑窥见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然后前往玉龙洞景区,欣赏神秘的地下世界。奇形怪状的石钟乳和钟乳石构建出如梦如幻的仙境,让人沉浸在大自然的非凡创作中。傍晚进行巫江夜游。巫江夜游全程 2.6 公里,将 “行船游赏”“数字光影”“沉浸式情景剧场” 完美融合。通过 “绣之恋、田之间、檐之上、人之合” 四个篇章,展现城步千年苗族文化之美。游客登上游船,沐浴河风,品尝城步美食,仿佛化身苗家阿哥阿妹,踏上 “归乡探秘之旅”。在儒林桥下,水帘如瀑,虹光满天,光影与雾森交织出五彩斑斓的纱幕。巫水河畔,投影舞动,苗家少女以光为墨、以舞为笔,绣出苗家烟火生活。游船缓缓前行,金黄稻田间,丰收庆典拉开帷幕,营造出 “又见炊烟” 的场景。船随戏动,在狮子山崖壁裸眼 3D 投影下,演绎杨家将血脉神韵流转的传奇故事和老山界为红军送粮的义举。风雨桥畔,苗家少女乘竹筏提灯轻唱,游客品尝地道苗家风味,沉浸在天籁歌声之中。“苗家有囍”,将苗家嫁女的场景演绎得活灵活现,尽显苗家文化的魅力。

三日游

制定三日游的路线和景点,涵盖新铺里乡村旅游点、两江峡谷、云水边漂流、蓬瀛红色教育基地等。针对新铺里乡村旅游点,欣赏湖泊与梯田,体验苗族传统文化。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迷人的自然风光,感受苗族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接着前往两江峡谷,享受冒险与激情。峡谷壮丽,自然与冒险共存,远足爱好者可以在此尽情探索。体验云水边漂流的快感,激流勇进的同时伴随着欢声笑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最后到蓬瀛红色教育基地,向革命先烈致敬。了解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七、结语

城步苗寨,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无论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还是苗族风情,都值得游客们去探索和体验。

城步苗寨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国家湿地公园白云湖小岛星罗棋布、十万古田生机盎然、天然氧吧两江峡谷清新脱俗;刻石苗文,神秘久远;米酒油茶,醇浓香甜;丹口吊龙,精彩绝伦;山歌文化,唱响湘桂边陲。这里有 “南方的呼伦贝尔” 南山风景名胜区,草原广袤,牛羊悠闲,现代化的山地牧场风光旖旎。桃林村的桃花如霞似火,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儒林镇罗家水村的千年古银杏树,入冬后叶片金黄,通透明亮,成为游客打卡胜地。

城步苗寨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下团苗寨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在此开田、居住、生活。明清时期,下团苗寨属地历经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这里的语言建筑风格独特,受 “改土归流” 政策影响,语言和服饰与县城儒林镇差不多。明清之前百姓大多住茅棚,乾隆盛世才修建木屋、吊楼。下团苗寨同时拥有国家、省、市三级三个非遗项目,吊龙舞、苗乡油茶、木叶吹歌传承至今,展现了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清溪古寨保存了众多古村、古寨,有明清古民居、四合院落,还有杨家将练武用过的遗物,清安桥虽毁但仍能让人感受历史底蕴,穿村水渠至今造福村民。桃林苗寨是湖南省第二届 “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民国年代的吊脚楼民宅、风雨桥、戏台,傩戏神秘古老,千年鸳鸯红豆杉见证历史变迁。大寨村作为侗寨,有壮观的鼓楼、精美的风雨桥等建筑,传统文化保存完好,村民热情好客,特色饮食丰富。

城步苗寨的苗族风情浓郁。热情好客的城步人民用醇香的油茶招待远方客人,清香苦后带甘,回味无穷。神奇的木叶吹歌让人惊叹,处处可作歌场,人人会唱山歌。城步是名副其实的 “山歌之乡”,山歌形式多样。桃林苗寨的桃花节以非遗文化展演文旅融合方式,擦亮旅游名片,游客可赏桃花、体验民俗活动、观看非遗表演。城步苗阿姐民俗体验馆以苗族文化为主题,有苗绣、苗服、苗药等民族特色产品展示,千人长桌